面对碳排放法规与用户续航需求双重压力,大连铝材加工企业研发的"仿生蜂窝铝车身"引发行业震动。该技术模仿鸟类骨骼中空结构,采用7系铝合金挤压成型+局部激光焊接工艺,使整车铝用量占比从15%提升至45%。重点突破体现在:①车门防撞梁采用梯度厚度设计(最薄处0.8mm,最厚处3.2mm),在C-NCAP碰撞测试中获五星评级;②电池包下箱体采用6061-T6铝合金+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,较钢制结构减重53%,体积利用率提高20%;③底盘悬架件运用拓扑优化算法,应力集中区域强度提升300%。
某新势力车企搭载该铝材方案的车型上市后表现亮眼:CLTC续航里程突破700km,百公里电耗降至12.5kWh,整车生产成本仅增加8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大连铝材加工团队开发的"在线热处理+微弧氧化"短流程工艺,将铝部件生产周期从14天压缩至5天,良品率提升至99.3%。目前合作车企已规划5款车型采用该技术,预计2025年铝制车身渗透率可达25%,大连铝材加工产业有望形成千亿级市场增量。